高血壓是指動脈血管內壓力異常增高,但是很多人會單純認為血壓是僅受心臟和血管直徑影響:心臟泵血力度大了,血管直徑小了,血壓就會升高。這種想法將血壓問題過度簡化了,導致對於高血壓的根源容易產生誤解。
高血壓並沒有症狀,基本上患者都是做身體檢查甚至出現並發症的時候,才被診出患有高血壓;加上85%-90%的高血壓患者都屬於原發性高血壓,即病發的原因不明。因此高血壓並沒有特效藥,患者所服用的降壓藥,作用是將血壓降低到正常範圍,但不能消除高血壓的根源,也就是說無法治愈高血壓。

高血壓和血液循環
想要更全面了解高血壓的成因,需要考慮血液循環擔當的角色。
雖然血液循環並不能輸出強大的壓力來改變血壓,但是各種養分需要經血液循環送往細胞之中,而細胞產生的廢物則要經血液循環輸送到排泄器官,因此身體可以通過主動升壓來促進血液循環,讓養分可以更快送達、廢物則更快排出。

也就是說,血壓升高是身體自己調節生理活動的一部分,短期的高血壓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而人長期處於高血壓之中的原因,是因為其它地方出現了問題,身體需要通過升高血壓來調節。因此我們要改善或預防高血壓,不能只盯著血壓一個指標。
調節血壓從這4點下手
1.改善血脂
血脂高就會導致血液過於粘稠,流速降低,這時身體就會提高血壓,來保證血液可以被運送到身體各個部位,避免缺氧。
很多血脂是我們日常吃的醣類食物、脂肪類轉化而成,因此控制精製米麵類及飽和脂肪食物,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。平時應該適當增加主食中粗糧的比例,同時選擇深海魚、亞麻籽油等來攝取有益脂肪。

2.改善血管彈性
不良的飲食習慣或者缺乏運動,會使血液內的膽固醇和鈣質等結合成團,沉降在血管壁上,導致血管硬化。血管彈性降低,輸送血液的能力自然也會受到影響。
改善血管彈性建議可以增加魚和蛋、豆類的攝入。同時維生素C有助抗氧化,維生素E則能幫助將壞膽固醇排出,保護血管內膜。運動方面可以加強腿部和心肺功能運動,幫助改善血管彈性。

3.改善血液粘稠度
上文也提過,血液過於粘稠會降低血液流速,給身體發出“需要升高血壓”的信號。
改善血粘稠最重要的是減輕肝負擔。肝臟作為人體的主要排毒器官,我們平時要減少熬夜、飲酒、進食油炸食物,這樣就能減少需要分解的毒素。另外補充維生素B族也有助於保護肝臟健康。

4.調節應激反應
壓力、負面情緒、熬夜、超負荷工作等應激因素容易引發應激反應,這種情況下機體更容易缺氧,也對能量的需求大量增加,因此身體會推高血壓來滿足身體所需,導致高血壓。
平時要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,比如聽聽音樂、去戶外走走,緩解一下壓力。也要避免熬夜、長時間加班加點這樣容易傷身體的作息。

不難看出,上面說到的血液粘稠度、血管彈性、血脂都和阻礙血流有關,如果血管中沉降了雜物,自然就會影響血流的速度,升高了血壓,而納米細菌就是其中一個阻礙血流的主因。
納米細菌會以壞膽固醇作為糧食,並在其自身的外圍形成一層鈣化外殼,抵禦免疫系統的攻擊。長時間下來,鈣化的納米細菌越來越多,就會在血管壁形成鈣化的斑塊,使血管硬化、降低血管流速,是維持正常血壓水平的重大威脅!
減少納米細菌
還血管乾淨通暢的環境!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