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身高,常常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。很多父母都會擔心,生怕自己的“矮基因”會遺傳給孩子,但孩子的身高真的完全取決於父母的基因嗎?
父母偏矮,孩子就一定是“小矮人”?
孩子的身高確實與父母基因有關,通常身高越高的夫妻,生下來的孩子身高比較高的機率會多一些,但孩子身高偏矮的機率也是存在的。而孩子的身高除了與父母的遺傳有關,後天環境的影響更加重要,只要保證營養、充足睡眠和堅持運動,孩子長高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。
補充營養很重要
想讓孩子長高,就要讓他們攝入充足的營養,只要吃的好、吸收好,孩子自然能長高。可以多吃有助長高的食物,補充有利骨骼正常生長的營養元素,如鈣、鎂、碘、維生素及蛋白質等。
擁有充足的睡眠
生長激素對孩子的身高起著重要作用,而晚上9點至凌晨1點,及早上5點至7點是生長激素分泌最多的兩個階段。因此一定要保證寶寶的睡眠時間和質量,進入睡眠時,生長激素的釋放最明顯,能加快孩子長高的速度。
讓孩子有好心情
情緒會影響人的內分泌系統,當孩子處於壓抑、緊張的狀態時,便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,所以應時時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。雜亂、狹小的環境亦會影響孩子的情緒,應該經常整理房間,保持家裡清潔。
多運動
運動是促進身高發育的主要方式之一。適當的運動能夠促進生長激素分泌,同時刺激骨骼發育。跳繩、游泳、籃球等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。
您也有這些誤區?那會影響孩子的身高!
誤區一: 為了補充營養,常常餵給他們過多食物!
很多父母誤以為,只要孩子吃得多,就能長得更高。但其實吃的太飽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,甚至會引起肥胖、性早熟等,間接導致骨骼在生長發育期之前便提早閉合。
建議
讓孩子吃飯吃到八分飽,這樣不僅能促進腦垂體分泌出更多生長激素,還能刺激骨骼生長。吃飯時也要注意營養均衡,避免孩子形成挑食的壞習慣。
誤區二: 常常宅在家,不帶孩子出門!
很多家長上班辛苦,平時沒時間帶孩子出門遊玩,就算到了周末也選擇和孩子一起在家看電視、玩遊戲。
建議
放假時,父母應該以身作則,多帶孩子去戶外運動,呼吸新鮮空氣。曬太陽能改善寶寶發育,例如幫助促進血液循環,亦能加速維生素D的合成,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。